2019 年见证了出版商与 SciHub 等平台之间的法律斗争,以及出版社和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同谈判。一些基金资助商推动了开放获取方案,中国也在投资促进中文期刊的发展。这些举措将对 2020 年的学术出版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图片来源:Pixabay
来源 the Scientist
作者 Diana Kwo
翻译 阿金
编辑 戚译引
近几年来,全球推动开放获取的力度逐年加强,学术机构和基金资助机构双方都在努力让公众能免费获取更多内容。开放获取在 2019 年已出现了一些重要进展,2020 年可能还有更多。在这里,让我们看一眼新年可能会发生哪些新现象。
基金资助商驱动的开放获取
去年 12 月初,有传言称美国政府正计划通过一项行政命令,将强制所有联邦基金资助的研究论文一经刊发就立刻开放获取,势要打破现行规则支持的“12 月付费墙”(即论文出版后一年内需付费阅读)。
作为回应,超过 135 家科学协会和学术出版商提笔给川普政府写了一封公开信,强烈反对上述政策。公开信称,“美国的组织机构创办有高质量同行评议杂志,发表研究论文”,并警告这样的变更将会“危害这些组织的知识产权,还有可能延迟最新研究成果的发表”。此信在社交媒体上遭到了学术界和开放获取倡导者的广泛批评。
在新的一年里,行政命令是否会真正落实还有待观察。如果传言成真,这也不会是第一个基金资助商推动的开放获取计划。2018 年,多家欧洲基金资助机构组成 cOAlitions S,并启动一项计划,强制要求制定严格的规则,使得受资助的研究发表后立即对公众免费公开。该计划简称为 S 计划(Plan S),预计于 2021 年正式实施,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
尽管 cOAlitions S 设法赢得了一些国际成员的支持,但欧洲以外的地方对 S 计划始终整体上反应冷淡。以印度为例,虽然在早些时候印度政府曾表现出愿意加入的迹象,但最终还是决议放弃,转而靠自己的力量推进开放获取。在拉美国家,阿根廷已经加入 cOAlitions S,但学者们对于该计划主要的支付发表模式(pay-for-publishing model)表示担忧。其中一个忧虑在于,如果基金资助商或者大学要求支付在商业期刊上发表公开获取论文的费用,那么财政资源可能会从当前体系中撤出。在这些国家当前的体系中,期刊论文能够免费发表,免费阅读,而科学出版商则由学术机构所有。
“他们要说的其实是,‘S 计划,你这么努力让付费发表取代付费阅读,这是在给我们中实际上早已取得更大成就的人制造麻烦,’”丽萨·亨奇克利夫(Lisa Hinchliffe)说道,她是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教授,同时也是该校信息文献服务处协调专员。
直到今年一月初,cOAlition S 一直在收集针对自身执行框架的反馈信息,该组织计划在今年秋季发表最终版本计划。亨奇克利夫指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基金资助商究竟会如何将 S 计划的指导原则纳入自己的基金资助活动中。“我最期待的就是看到那些基金资助机构发布接受资助申请的信息,看看他们实际上对受资助者提出了怎样的的要求。”
更加变革性的协议
世界各地的出版商和大学图书馆之间正在各种协商,试图起草新的许可协议。但是分歧业已出现,因为图书馆愈来愈多地寻找开放获取期刊,进而拒绝支付逐渐增加的订阅费用。于是,目前不少谈判陷入了僵局,比如爱思唯尔(Elsevier)与加州大学、斯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与 Swissuniversities(一个代表瑞士数所大学的组织)。我们将会在 2020 年继续关注相关进展。
过去几年内,所谓的“变革性”(transformative)协议出现了增长势头,在这些协议中,出版商和大学以及研究机构的图书馆协议签订合同,其中包含了增加开放获取的条款。许多大型商业出版机构,比如爱思唯尔和威立(Wiley),都已有不少类似协议。
变革性协议通常包含公开获取的出版费用,这笔费用要么和传统订阅费合并计算,要么替代订阅费。对此,来自出版咨询公司 Clarke & Esposito 的约瑟夫·埃斯波西托(Joseph Esposito)说:“这种类型合同的增长意味着,发表更多研究的大型机构将不得不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学术出版负担。”
埃斯波西托告诉《科学家》,这些协议的出现已经引起了小型出版商的忧虑,S 计划也是如此。新的出版环境益发复杂,原因之一就是在一个国家签订的变革性协议能够影响另一个国家的合同谈判。“这种复杂性压垮了市场中的小型玩家,逼迫他们寻求庇护,也就是说要么借助大型出版商达成的协议,要么斥巨资聘请外部咨询公司协助他们。”
其中一些谈判结果应该会在今年公布。由于某些大型出版商正在想方设法扩充自己的合同内容,一些新合同可能会包括数字搜索工具的使用权限,比如爱思唯尔的科研绩效评估工具 SciVal。
努力减少“论文泄露”
近几年来,像 Sci-Hub 这样的网站提供了获取付费墙内科研论文的非法途径。类似的还有 Research Gate,这是一个学术网络平台,作者能够在上面共享自己发表的研究论文,这为学者提供了获取学术期刊论文的替代方法。这种现象称为“论文泄露”( leakage),已经导致了订阅内容价值的下降,罗杰·肖恩菲尔德(Roger Schonfeld)说道,他是纽约高等教育咨询团队 Ithaka S+R 负责高校图书馆、学术交流和博物馆事宜的总监。
肖恩菲尔德告诉《科学家》,出版商正在努力解决论文泄露问题,手段包括或者让读者使用更容易获取论文内容的其他替代性网站,或者发展新途径推动用户使用他们的平台。
斯普林格·自然和 ResearchGate 之间的论文共享试点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于前年三月对外宣布,允许发表在《自然》旗下期刊上的论文免费公开在科学家的 ResearchGate 页面上。另外一个项目是 GetFTR,即科研论文全本获取(Get Full Text Research),这是一个崭新的线上工具,能帮助用户找到科研论文。去年 12 月,几大出版商宣布实施 GetFTR 项目,包括威立、斯普林格·自然、爱思唯尔和美国化学协会(ACS)。而Mendeley、Dimensions等开源平台将会加载上述新搜索工具,帮助用户找到论文的最终全文版本(前提是用户拥有订阅账户,或者论文本身就属公开获取),或者在出版商允许的情况下,引导其找到付费墙内文章的替代品,比如预印本。
GetFTR 将会作为试点项目在 2020 年启动,它已经引起了图书馆管理员的关注。亨奇克利夫说:“找到正确的文本副本从来都是图书管理员的职责,也是图书馆借机引导读者使用我们希望他们阅读的副本。”有了 GetFTR,用户体验将越来越被掌控在出版商而非图书馆的手中。
在 GetFTR 等项目的背景之下,是 ResearchGate 和两大出版商 ACS、爱思唯尔之间持续的法律斗争。这两大出版商已经在美国和德国起诉了 ResarchGate,状告后者非法共享版权保护的论文。“我最期待的就是这些官司的结果,”亨奇克利夫这样告诉《科学家》。
ACS 和爱思唯尔之前状告 Sci-Hub 并胜诉,但是 Sci-Hub 网站仍活跃至今。Sci-Hub 的创始人亚历山德拉·爱尔巴克杨(Alexandra Elbakyan)目前正受到美国司法部的调查,理由是她可能涉嫌协助俄罗斯情报机关。“自从美国政府知道Sci-Hub的存在后,就开始调查我是不是俄罗斯间谍,因为这很符合逻辑:一个俄罗斯项目使用大学账户获取一些信息,当然疑点重重。”爱尔巴克杨于去年 12 月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讲到,“但实际上,Sci-Hub 一直都是我的私人业务。”
中国学术出版的崛起
中国最近采取了不少行动,试图扩大国内期刊的影响。去年 11 月,中国政府宣布将在接下来的五年中每年投入两亿人民币,以提升中国出版商旗下近 200 本英语期刊杂志的质量标准和学术声誉,并吸引国际投稿。这项举措被称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
同样在去年 11 月,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技出版传媒收购了法国学术出版商 Edition Diffusion Press(EDP)。一些专家预测这一交易将为中国出版商提供更多机遇,扩大其在国外的商业影响。
过去,中国期刊的国际投稿率非常低,部分原因在于对论文质量低下的担忧,其中包括论文剽窃和欺诈性研究。近年来中国采取了多项措施,大力打击学术不端,提升自家期刊的声誉。新的努力能否成功提升中文期刊声誉仍有待观察,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员曹聪博士曾告诉《自然》,他怀疑这一投资能否增加非中文母语的科学家在中文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与我们直接联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文章,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凡注明来源为“辑思编译”的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editideas.cn/并附上文章链接。
声 明